柴灣區
位於港島東,地理位置獨特,三面環山,隔著鯉魚門海峽與將軍澳相望,鯉魚門海峽的外灣為香港島最東的谷地。開埠前已成為漁業為主,當地的灰窯業也興盛。因海岸原故,由海裡獲取貝殼用作製陶原料,而環山材的原木及木柴可作燒陶燃燒之用,故得到柴灣之名。70年代興建大量工廠,使柴灣成為新興工業區,同時增建了公共屋邨;及後為應付市民對港島住宅的需求,並且配合地鐵擴建的原故,政府於80年代開始全力發展這地區。
華廈邨 – 前身是政府工廈於1959年6月建成,是香港早期的H型的政府工廠大廈,在2013年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,並在同年中展開改建為住宅之工程,改建工程仍保存工廠大廈的結構特色,已於2015年完成後交屋委會分配入住。華廈邨改建工程2017年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所頒發的兩岸四地建築設計論壇及大獎。